太醫教您識中藥 | 何首烏
來源
本品為蓼科植物何首烏Polygonum multijiorum Thunb.的干燥塊根。
相關名
首烏、制首烏、地精、夜合、赤葛、赤斂、紅內消、九貞藤、馬肝石、山奴、山哥、山翁
圖片
產地
主產于河南、湖北、廣西、廣東、貴州、四川、江蘇等地。
采收加工
秋、冬二季葉枯萎時采挖,削去兩端,洗凈,個大的切塊,干燥。
性狀鑒別
藥材
呈團塊狀或不規則紡錘形,長 6~15cm。直徑4~12cm。表面紅棕色或紅褐色,皺縮不平,有淺溝,并有橫長皮孔樣突起和細根痕。體重,質堅實,不易折斷,斷面淺黃棕色或淺紅棕色,顯粉性,皮部有4~11個類圓形異型維管束環列,形成云錦狀花紋,中央木部較大,有的呈木心。氣微,味微苦而甘澀。
飲片 何首烏
為不規則厚片或塊。余同藥材。
制何首烏
為不規則皺縮的塊片,厚約1cm。表面黑褐色或棕褐色,凹凸不平。質堅硬,斷面角質樣,棕褐色或黑色。氣微,味微甘而苦澀。
性味歸經
苦、甘、澀,微溫。歸肝、心、腎經。
性能特點
本品入肝、腎經,制用生用性效有別。制用微溫,甘補兼澀,不膩不燥,善補肝腎、益精血、烏須發,為滋補良藥。生用平而偏涼,苦多 甘少,善行泄而補虛力弱,能解毒、截瘧、潤腸燥。
功效
補益精血,解毒,截瘧,潤腸通便。
妙記
注釋:
1、一說何首烏,我就會想到射雕英雄傳里的老頑童周伯通,你看,周伯通100歲的時候一把年紀了不但返老還童,臉色紅潤,會截瘧解毒,大便通暢,色膽包天,全靠何首烏了
2、何首烏【功效】補益精血,截瘧,解毒,潤腸通便。
主治病證
(1)精血不足的頭暈眼花、須發早白、腰酸腳軟、遺精、崩漏、帶下。
(2)瘡腫,瘰疬。
(3)體虛久瘧。
(4)腸燥便秘。
用法用量
內服:煎湯,制何首烏6~12g,生何首烏3~6g;或入丸散。補益精血宜制用,解毒、截癥、潤腸通便宜生用。
使用注意
本品生用能滑腸,故脾虛便溏者慎服。
藥理
本品有促進造血功能、增強免疫功能、降血脂、抗動脈粥樣硬化、增加冠脈血流量、抗心肌缺血、抗衰老、保肝及抗菌等作用。
故事
注:故事僅幫助記憶!
唐代順州南河縣(今河北邢臺一帶),有個叫何首烏的人,他的祖父叫何田兒,體弱多病,年已五十,仍未得子。有一天,何田兒上山采藥,意外中發現有種藤蔓相交的植物,交了又解,解了又交,如此多遍。他覺得很蹊蹺,便將其根挖回。但是無人識得這是什么植物。有人戲弄何田兒說:“你已年過五十,尚無兒子,這東西或許是天賜神藥,何不吃著試試,也許對你有用”!何田兒是個老實巴交的農民,真的把它切碎煎水,每天服用二次。想不到,日子一久,舊病痊愈了,感到精力旺盛;再服用一些時候,頭上花白的頭發都變烏黑了。在以后的十年內連生數子,就改名為能嗣。能嗣的兒子延秀,學其父親,堅持服用此藥,同樣效果甚佳,活到160歲。孫子何首烏,也喜愛服用此藥,從未間斷,也活了130多歲。發黑如墨,臂力過人。這件事不脛而走,影響很大,人人爭著服用這種“靈丹妙藥”,人們就用何家第三代的姓名為名,叫它“何首烏”。